中国11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3%,低于路透社调查预期的4.6%,这是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的数据。
1月至11月房地产投资的降幅加剧,同比下降10.4%,而此前1月至10月的降幅为10.3%。
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超过路透社调查经济学家预测的5.3%,并高于上个月的5.3%。
随着房地产市场情绪进一步减弱,中国11月的零售销售表现令人失望,这表明北京提振经济的努力尚未有效恢复疲弱的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1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3%,低于路透社调查中预期的4.6%。
这一数据与前一个月的4.8%增长相比大幅放缓。10月的零售销售曾创下2月以来的最快增速,得益于比2023年活动提前一周多开启的年度“双十一”购物节。
1月至11月房地产投资的降幅加剧,同比下降10.4%,而此前1月至10月的降幅为10.3%。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长期的房地产低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高失业率打击了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刺激效果是短暂的,”投资管理公司AMP的经济学家My Bui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尽管“近期中国经济数据的脆弱但向上的势头将转化为今年5%的实际GDP增长率”,但由于房价下跌,这些数据不太可能扭转疲软的消费情绪,Bui补充道。
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超过路透社调查中经济学家预测的5.3%,高于上个月的5.3%。
固定资产投资以累计同比的方式报告,今年1月至11月同比增长3.3%,略低于预期的3.4%。此前1月至10月的增幅为3.4%。
国家统计局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刺激政策的实施,经济改善的迹象在11月积累起来。”不过,声明补充说,“国内需求仍然不足,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尽管整体消费疲软,但二手商品以旧换新计划推动了家电及视听设备、家具和汽车销售在11月分别增长22.2%、10.5%和6.6%。
11月16岁以上城镇人口的失业率为5%,与10月持平。
在更广泛的失业率数据发布几天后,中国当局通常会公布另一套排除学生的16至24岁年轻人失业率数据。青年失业率依然较高,10月为17.1%,9月为17.6%。8月曾创下18.8%的历史新高。
复苏受阻
上周,在高级别经济政策会议上,中国领导层表达了加大力度支持经济的紧迫性,同时将政策重点转向促进消费,为可能加剧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做准备。
据新华社报道,高层官员承诺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工具”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大力”提升国内消费,刺激“各方面”需求。
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北京首次承认其货币政策需要宽松。
自9月底以来,北京加大了刺激经济的力度,包括多次降息和放宽房地产购买限制。在财政方面,财政部于11月宣布了一项为期五年、规模达10万亿元人民币(合1.4万亿美元)的计划,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然而,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疲弱的经济仍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
11月消费者通胀降至五个月低点,零售价格同比仅上涨0.2%。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第26个月下跌。
由于消费者需求低迷,中国的进口同比下降3.9%,创下自2023年9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而出口同比增长6.7%,低于预期。
除了一项以旧换新计划以激励汽车和家电销售外,北京迄今宣布的刺激措施并未直接针对消费。
尽管上周的经济规划会议为明年的政策重点和方向提供了总体框架,但更多的细节将等到明年3月的年度立法会议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