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NBC
作者:Arjun Kharpal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今年已悄然上涨近60%,公司市值增加了逾1000亿美元。
这标志着阿里巴巴从过去几年面临的核心业务压力和中国政府的严格审查中走出的转折点。
近期的成功归功于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特别是DeepSeek引发的市场关注,以及创始人马云的重新回归公众视野。
马云“校正航向” 发出振奋信号
2023年11月,马云在阿里巴巴发布了一封内部备忘录,敦促这家他一手创建的电商巨头“校正航向”。这一消息成为这家科技公司最动荡时期的激励信号。
当时,阿里股价接近历史最低点,增长受困于激烈竞争,管理层频繁更换,公司仍在接受政府的严格监管。而马云本人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然而,这一信息或许为阿里注入了新的希望。如今,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正在恢复增长,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之一,与OpenAI和DeepSeek展开竞争。同时,阿里巴巴也重新赢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
阿里巴巴的美国上市股票今年已上涨近60%,公司市值增加了超过1000亿美元。
“全球投资者正在将阿里巴巴视为投资中国科技行业的最佳选择,而我们也认同这一观点。阿里巴巴正处于受益于AI和云计算支出的最佳位置。” Wedbush Securities全球科技研究主管Dan Ives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
CNBC采访了阿里巴巴的董事长、一位前高管及分析师,描绘了这家科技公司发生的变化,以及促成公司复苏的关键因素。
阿里巴巴的陨落
阿里巴巴的下跌来得很快。许多人认为,这一切始于2020年10月马云发表的讲话,当时他似乎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批评。
当时,该言论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几天后,阿里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突破8580亿美元。
彼时,阿里巴巴正处于巅峰,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并计划进行国际扩张,云计算业务增长迅猛。此外,阿里旗下的蚂蚁集团正筹备IPO,预计融资超过340亿美元,将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上市。
然而,就在蚂蚁集团原定于上海和香港上市的前两天,IPO被叫停。蚂蚁集团当时称,这是由于中国“监管环境的变化”。
随后,阿里巴巴及整个中国科技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政府加强对科技巨头的审查,打击不公平竞争行为,开出数十亿美元的罚单,并要求蚂蚁集团进行结构调整。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科技行业的监管新规。
不确定性与困惑
2021年,监管压力成为阿里巴巴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其问题不止于此。中国经济在经历新冠疫情后复苏乏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拼多多和抖音等新兴平台迅速崛起,抢占了中国电商市场的关注度。
2023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分拆为六大业务集团,每个业务单元都可以独立融资并寻求上市。阿里希望这一举措能提升各业务部门的灵活性。
随后,公司高层发生重大调整。2023年6月,担任CEO长达8年的张勇宣布辞去CEO及董事长职务,转而负责云计算业务。然而,仅三个月后,他突然离开云业务。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吴泳铭接任CEO并主管云计算业务,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则接任董事长职务。
这是阿里巴巴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
“当时,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感和困惑笼罩着阿里员工。许多人处于观望状态,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不知道这样的状况会持续多久。” 前阿里高管、《阿里巴巴之道》一书的作者王辉(Brian Wong)对CNBC表示。
吴泳铭与蔡崇信稳住局势
吴泳铭上任后,决定让阿里巴巴重新聚焦核心的电商和云计算业务,同时缩减一些非核心投资,逐步摆脱“阿里巴巴集团由多个独立部门组成”的理念。
人工智能成为阿里巴巴的重心。吴泳铭和蔡崇信提出,公司需要具备创业公司般的敏捷性,以跟上市场竞争。
“企业越大,行动就越缓慢,原因在于决策结构过于复杂……我们必须恢复敏捷性,快速行动。”蔡崇信在新加坡的CNBC CONVERGE LIVE活动上表示。
他指出,自己与吴泳铭决定的第一步就是“简化公司架构”。
“我们不再谈论阿里巴巴是六个不同的业务部门,而是明确提出阿里巴巴的两大核心业务——电商和云计算。”蔡崇信补充道。
政策风向转变
在2020年底蚂蚁集团IPO被叫停后,马云几乎从公众视野消失。他曾被视为中国政府整顿私营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中国政府加强监管的同时,也打击了市场信心。中国科技公司市值蒸发数千亿美元,风险投资规模也大幅缩水。
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开始重新重视科技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24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企业家举行了罕见的会面,鼓励他们“施展才华”,被解读为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支持。
马云等中国顶级企业家出席了此次会议。马云的现身尤其引人关注,毕竟他的企业曾经历严格监管,而他本人已许久未曾出现在政府高层的公开活动中。
“习近平与马云的会面向外界发出了明确信号——中国政府当前的优先事项是AI发展和私营企业的增长,而阿里巴巴显然得到了官方支持。” 晨星(Morningstar)高级股票分析师谭切尔西(Chelsey Tam)对CNBC表示。
这一消息提振了阿里股价,并增强了公司扩大投资与招聘的信心。阿里巴巴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
AI业务成功与挑战
阿里巴巴的股价上涨,部分归因于DeepSeek引发的市场对中国AI发展的关注。
阿里巴巴在2023年推出了首款AI模型“通义千问”(Qwen),此后不断更新并开源,迅速在Hugging Face等AI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AI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百度、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也在不断推出新模型。阿里如何从免费开源AI模型中赚钱?答案是云计算业务。
“我们运营云计算业务,而AI的增长将推动云计算需求,因为每次训练模型或运行推理,都需要云计算资源。”蔡崇信表示。
如今,市场正在重新评估阿里巴巴,不再只把它看作一个面临竞争压力的电商公司,而是一个受益于AI和云计算浪潮的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