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彭博社
作者:Haslinda Amin、Haidi Lun、Gao Yuan、Katia Dmitrieva、Mayumi Negishi
在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战中,双方都在寻找可以利用的筹码。北京方面认为,反对特朗普政府的高端芯片追踪计划,是一个争取全球支持的机会。
上周,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以“存在安全风险”为由,约谈了英伟达公司(Nvidia Corp., NVDA)员工,涉及的产品是其较低端的 H20 芯片。此举缘于美国国会议员呼吁在最强大的半导体中加入追踪功能。不过,目前尚未有任何正式禁令或限制出台。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举动并非真的是针对 H20 芯片——中国国有背景的机构早已在使用这些芯片——而是北京借机传递一系列信息:国内企业应保持谨慎、全球各国需提高警惕、以及英伟达 CEO 黄仁勋应影响白宫改变方向。
“约谈英伟达更多是对其未来产品的警告,而不是因为中国政府在 H20 芯片中发现了漏洞。”亚洲集团(The Asia Group)数字业务联席主席 George Chen 表示,“中国想用英伟达案表明:自己是买家,但不会盲目买单。”
目前,这场争端不太可能立即升级为更广泛的中美冲突。北京方面表示,上个月在斯德哥尔摩的会谈中,双方同意维持关税休战。美国财政部长 Scott Bessent 随后表示,是否延续休战将由特朗普总统决定。
特朗普周二在接受 CNBC 采访时说:
“我们非常接近达成协议了,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
白宫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起草人之一 Michael Kratsios 表示,官员们正在讨论使用软件或硬件改动来更好地追踪受限芯片的位置。但他补充说,他本人并未与英伟达或超威半导体(AMD)就芯片位置追踪技术进行过讨论。
英伟达周二公开反对任何形式的“后门”设计,称这种做法会让黑客有机可乘,并削弱外界对美国技术的信任。
英伟达在一篇博文中表示:“英伟达芯片中没有后门,没有杀死开关,没有间谍软件。这不是可信系统的构建方式——将来也永远不会是。”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举措表明,北京正对美国产半导体中任何监控能力划下明确红线。这一立场或许会在全球范围内(甚至在美国盟友中)产生共鸣。
驻北京智库 Trivium 副总监 Tom Nunlist 说:“我们当初攻击华为,是因为怀疑它有隐蔽的后门;而现在美国却公开建议在销售的硬件中法定加入后门。这可是件大事——哪个政府会接受这种事?”
H20 芯片成为焦点
H20 芯片已经成为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争论的核心之一。此前,美国官员称,允许中国获得这些芯片是早前在伦敦贸易谈判的一部分。
特朗普决定解除对其出口的早先禁令,引发美国鹰派议员的批评,认为这些虽是多年以前技术的削弱版,但仍会帮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美国商务部长 Howard Lutnick 为此辩护称,美国的目的在于**“卖给中国足够多的产品,让他们的开发者上瘾于美国的技术栈”**。
中国商务部上月发表声明,否认了美方的说法,称美国是“主动”批准 H20 芯片销售,并暗示这并非以稀土磁体为交换条件的更广泛交易一部分。中方认为 H20 与国内同类产品水平相当,但由于本土 AI 芯片产能不足,仍可利用 H20 芯片补充需求。
“是的,中国确实需要 H20 芯片。”总部位于华盛顿的 Futurum Group 半导体研究总监 Ray Wang 表示,字节跳动、腾讯、DeepSeek 等龙头科技企业在 4 月中旬美国切断供货之前已大量采购 H20。
舆论与市场反应
中国官方媒体加强了对进口芯片的批评。《人民日报》称带有位置追踪功能的设备是“被感染的”。《中国日报》在周日的社论中则称 H20 是“阉割版”,并给出了与美国不同的政策逆转原因:
“正是中国在自研 AI 芯片方面的突破,促使美国在禁售仅三个月后就解除了对 H20 芯片的出口限制。”
在北京公布与英伟达会面的消息后,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中国芯片股立刻上涨,投资者押注国产替代的前景。
Gavekal Dragonomics 技术分析师 Tilly Zhang 表示:
“中国现在可以直接把英伟达当作谈判筹码,要么换取更多的供货保障承诺,要么进一步推动国产替代。不论哪种方式,从北京的角度看都不亏。”
稀土与芯片追踪立法
目前双方已达成一项休战协议,使美国得以获得制造智能手机和导弹等高科技产品所需的稀土磁体,但最终协议尚未敲定。美国贸易代表 Jamieson Greer 上周末在采访中表示,双方在放宽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方面“只完成了一半工作”。
美国推动芯片追踪技术的原因之一,是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执行出口管制。今年 5 月提交众议院的《芯片安全法案》提议要求在更先进的芯片(如英伟达 H100、B200)上加入位置验证机制,但不包括 H20。
彭博情报的分析指出,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基于延迟的”位置验证,即测量信号从可信服务器到目标设备的传输时间,以判断其位置。
前景与限制
美国是否会推进芯片强制追踪仍是未知数。塔夫茨大学国际历史学教授、《芯片战争》作者 Chris Miller 认为,由于特朗普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在今年秋季预计举行的峰会之前出台更多芯片限制的可能性不大。
“政府有很多优先事项,目前很难判断哪一个会胜出。”他说,“白宫显然会试图在鹰派的限制诉求与更广泛的中美关系之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