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人民币走强,因经济乐观情绪升温

来源:彭博社

中国央行正推动人民币走强,引发市场猜测其策略可能微妙转向,倾向于更强的汇率,此前强劲的出口数据提振了中国的经济前景。

中国人民银行本周将人民币的每日中间价上调幅度创近一年来最大,即使美元基本保持不变。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这可能表明当局不仅对更强的人民币感到满意,而且希望推动人民币逐步升值。

此举暗示中国策略出现小幅调整,与年初为了应对与美国的关税战而力求保持人民币稳定的做法形成对比。随着中美贸易紧张缓解,市场呼吁人民币升值,因为这有助于改善经济前景并推动本地股市上涨。

美国银行亚洲外汇及利率策略联席主管Claudio Piron表示:“央行的立场已从防御性转向‘更为放松,可以允许汇率进行一些小幅双向调整’。我认为这是中国央行政策正常化的开始。”

在央行支持下,人民币持续走强可通过提高居民购买力和刺激消费,进而强化中国经济——消费迄今仍是增长的主要拖累。人民币走强还将有助于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后者曾指责中国人为压低汇率以促进出口。

彭博策略师观点:
本周的价格走势将引起全球外汇交易员的注意。美元兑人民币跌破7.15,引发一波新的离岸人民币买盘。鉴于隐含波动率仍处于一年区间的低端,人民币多头有空间继续布局,借势推高。
——Mark Cranfield,市场直播策略师

中国央行本周将人民币中间价上调0.4%,该中间价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区间为±2%。此次升幅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周五中间价定为7.1030元兑1美元,为去年11月以来最强水平。

这导致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下降,两者走势出现分化。

支持人民币走强的因素包括中国出口数据,上月出口增速创4月以来最高。这表明人民币走强不必限制中国商品的海外吸引力。人民币升值还将有助于中国实现扩大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目标,尤其是在美元因特朗普关税及财政政策走弱的情况下。

目前人民币兑一篮子贸易伙伴货币仍低于五年均值,这为政策制定者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提供了缓冲。

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高级投资策略师Chi Lo表示:“近期美元走弱为中国央行提供了一个机会窗口,将人民币引导回中期贸易加权的合理区间。”

不过,鉴于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困境,中国央行的谨慎做法可能是必要的。尽管央行在5月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但中国的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低迷。

Gavekal Research中国经济学家何炜表示,更强的人民币至少在边际上有助于提振需求。“货币升值会对投资者信心产生积极影响,并带来金融市场的正面反应。”

但其他市场观察人士认为,中间价调整幅度太小,不能断定央行希望人民币大幅走强。美元走势的不确定性、贸易谈判的进展以及中国与美国的利率差仍对人民币构成压力。

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Lo表示:“北京确实尝试引导人民币走强,但我认为央行的外汇政策并未改变,其目标仍是保持汇率稳定。”

美国银行的Piron表示,投资者仍在等待更强劲的经济数据和财政刺激,才会更加看涨。他预计人民币年底收于7.1,2027年3月升至6.7。

周五早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基本持稳在7.13,今年以来已累计升值逾2%,此前三年因经济担忧和美元强势,人民币承压下跌。

高盛分析师Danny Suwanapruti等人在报告中写道:“我们仍预计美元兑人民币将逐步跌破7。本轮人民币走强反映出此前多年显著实际贬值后的合理升值。”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