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60天美元之战:利率、贸易与避险如何重新定价

进入2025年下半年,美元在经历上半年跌幅后突然在7月末显现出反转动力:美联储保持利率不降的“鹰派意外”、新一轮关税与贸易协议的微调,以及全球避险资金回流,使得美元指数(DXY)迎来今年以来首个有希望收获月度上涨的周期。未来60天,围绕美元的核心博弈将在利率预期、贸易战余波、全球资金流和避险地位之间展开。

7月下旬以来美元迅速走强,主要源于美联储明确推迟降息预期与美国经济弹性意外表现:

  • 美联储立场转向谨慎甚至略偏强硬 – 主席鲍威尔在最新公开讲话中再度强调“需要更多数据支持”才能调整货币政策,明确拒绝因政治或短期波动而提前降息,令市场将9月降息概率大幅下调至低于50%。这一“鹰派意外”提升了美元与美债收益率,资金重新配置到美元资产。
  • 经济基本面并未显著崩塌 – 尽管外界对特朗普贸易政策可能拖累增长持怀疑态度,但第二季度 GDP 年化达 3%,劳动力市场依旧稳健,支持了维持较高利率的正当性。
  • 资金重估风险资产与“做空美元”押注反转 – 此前押注美元疲软的全球资金在预期错配中回撤,加之对美股与企业盈利的信心回流,使得“卖美元”头寸快速缩减,推动短期多头加强。R

综上,在未来 60 天内,利率预期与经济数据将继续成为美元价格的直接杠杆,美联储“按兵不动”与数据坚挺共同构成短期强势基础。

(图片: Nasdaq Composite Jumps 400 Points After US Fed Keeps Rates Unchanged, Forecast Two Rate Cuts in 2025, https://www.ibtimes.co.uk/nasdaq-composite-jumps-400-points-after-us-fed-keeps-rates-unchanged-forecast-two-rate-cuts-2025-1731995)

当前市场对未来利率路径的定价与实际政策之间存在显著偏差。基于多方预测模型(如 30Rates 统计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预测)显示:

时间预测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市场定价(9月降息概率)说明
7月4.25%–4.75%<50%鲍威尔未暗示降息,降息预期降温。
8月4.25%–4.75%低位持稳数据主导,等待 CPI 与就业。
9月4.25%–4.75%仍然偏低市场将更依赖新通胀数据与地缘冲击。

美联储的“分裂投票”反映内部对是否提前放松的分歧,但多数声音倾向观望,减少短期政策变动的不确定性。

短期看,美元的利差优势(相对欧洲、日本等仍高的实际利率)将继续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形成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收缩”压力。IMF 的研究指出,美元升值带来的跨境真实部门负溢出效应主要落在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影响有限。IMF

(图片: How a Global Trade War Hurts the U.S. Stock Markethttps://poole.ncsu.edu/thought-leadership/article/how-a-global-trade-war-hurts-the-u-s-stock-market/)

所谓“贸易战后的美元”是多重效应叠加的产物:

  1. 关税与政策不确定性重新塑造进口/出口流
    新一轮特朗普导向的关税政策虽然意图保护国内制造业,但短期内加剧对输入品价格压力,对部分供应链进行再配置。关税本身对通胀形成上行风险,使得美联储对降息更为谨慎,间接强化美元。
  2. 贸易协议的“非对称”调整提升了美元避险吸引力
    与欧洲的部分贸易妥协(如对某些商品关税调和)缓解了先前对美元因贸易冲突过度走弱的预期,同时推高跨大西洋短期资本流向美国。
  3. 全球资本对“美元资产安全性”再定价
    由于贸易摩擦未演变为系统性衰退,资金重新评估美元资产的相对防御属性,撤离高风险资产并回流美债及美元计价资产,形成短期资金流入。
  4. 反向预期与对冲需求
    一部分外汇和多国企业在面对出口受阻与进口成本上升时,本能对冲汇率波动,增强了对美元的需求,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不确定窗口期。

贸易战未直接击垮美元,反而通过提升政策不确定性、推迟降息预期与重塑资金流,产生“短期美元强化”效应,但中期存在因增长放缓被重新权衡的回落风险。

(图片: https://news.bitcoin.comhttps://news.bitcoin.com/zh/zhuanjia-jinggao-suizhe-guanshui-qinshi-quanqiu-xinren-meiyuan-bixian-diwaijijikewei/)

尽管有声音质疑美元的稳固地位(如部分分析指出特朗普式关税与地缘政治可能侵蚀其“全球安全资产”标签),但现实中当市场面临不确定性时,美元仍表现出显著的资金聚集能力:

  • 安全资产流动:在地缘或政策震荡时期(如贸易摩擦、区域紧张局势),资金回流美元与美债,表现出典型的“flight-to-quality”特征。
  • 长期担忧与短期强势并存:Julius Baer 分析指出,尽管美元自2022年高峰回落约15%,其实际有效汇率(REER)仍接近历史高位,说明购买力与全球竞争力尚未全面削弱。
  • 结构性风险的提防:IMF强调,美元升值虽短期利好美股与资本流入,但对新兴市场和外债重的国家构成压力,可能引发非对称溢出,进而反作用于全球增长前景。
情境关键假设美元短期反应概率估计*主要风险
基准:美联储观望 + 经济数据稳定利率维持,通胀温和持续小幅走强50%其他大国政策冲击
鹰派延续:通胀回升 + 鲍威尔强调更久限制性CPI 出乎意料上行快速上行 2%-3%20%经济过热反弹后回落
软着陆转向:数据疲软 + 市场重估降息GDP 成长放缓回调 1%-2%15%预期错配放大波动
外部冲击:地缘紧张或全球风险事件资本避险迅速升值 3%+10%事件持续性不明
政策逆转:贸易战缓和 + 全球资金流出美元贸易缓和,引资流向他处走弱 1%-2%5%利差缩小

*概率为综合当前市场定价与分析师共识预估。

短期内需密切观察:

  • 美国即将发布的通胀数据(CPI、PCE)与非农就业;
  • 美欧贸易谈判进展与新关税实施细节;
  • 新兴市场货币在美元强势下的溢出反应(特别是资金外流压力);
  • 美联储官员言论是否继续“延缓”降息预期。

(图片: The Decoupling of the U.S. Dollar-Yuan Relationshiphttps://www.chinausfocus.com/finance-economy/the-decoupling-of-the-us-dollar-yuan-relationship)

  1. 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加剧
    美元短期走强将进一步推高本币偿债成本,增加外债负担,尤其对外汇储备较低国家形成流动性压力。
  2. 商品价格反应
    美元升值通常压制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如原油、金属),但如果因地缘风险带来避险需求,可能出现短暂对冲性反弹。
  3. 美股与收益率曲线
    利差与避险情绪共同驱动 Treasury 收益率上行,抬高长期资金成本,对高估值板块形成边际压力。
  4. 跨国企业汇兑与利润再评估
    强势美元使美国出口变得相对昂贵,境外收入在换算回美元时会被压缩,引导部分盈利预期调整。

未来 60 天的美元走势,是政策坚持与外部调整博弈的集中体现。美联储在全球库存尚有韧性、通胀未彻底回落之际采取“数据为先”的延后降息路径,为美元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撑;与此同时,贸易战的余波、资本再配置以及避险资金的反复检验,使得美元在短期展现出非线性上行动能。

但这并非单向“强势”。结构性风险——包括全球增长放缓、贸易摩擦意外升级、新兴市场的资本挤兑——随时可能重新塑造市场预期。因此,专业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必须在“短期抓住动能”与“中期对冲溢出”之间找到平衡。

在这个窗口期,美元仍是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锚,但它的高位并非不可挑战。对于持有与配置而言: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前利差与流动性优势适度加重美元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必须警惕政策反转与外部冲击带来的快速回调。全球资本在对美元的“重新定价”中,没有永远的避风港,只有不断更新的信息与动态调整的策略。

参考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