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路透社
作者:Liam Mo、车盼、Brenda Goh
两家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正寻求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共筹资约120亿元人民币(约合16.5亿美元),他们希望美国对先进芯片对华销售的限制将刺激本土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相关文件显示了这一动向。
总部位于北京的摩尔线程(Moore Threads)计划筹资80亿元人民币,而总部位于上海的摩塔科技(MetaX)计划筹资39亿元人民币,二者已于周一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招股说明书。科创板是专注于科技公司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板块。
这两家公司筹资的计划突显出中国芯片制造商正在加紧努力,借助政府推动发展本土图形处理器(GPU)“冠军企业”的政策红利。GPU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部件。
路透社上周曾报道,另一家中国AI芯片制造商壁仞科技(Biren Technology)已完成约15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并正准备赴港上市。
随着美国持续收紧出口管制,北京推动本土“芯片冠军”的迫切性也与日俱增。美国于今年4月实施的新规禁止向中国出口Nvidia最受欢迎的H20芯片。
自去年以来,美国还实施了限制措施,阻止中国AI芯片设计公司使用如台积电(TSMC)等全球顶尖晶圆代工厂生产先进芯片。
摩尔线程与摩塔科技都在其招股书中将美国制裁列为公司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但也强调,这些限制措施有可能为其带来重大的市场机遇。
摩尔线程表示:“美国对高端GPU出口中国的限制正在促使中国企业加快国产替代进程。”该公司于2023年底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不得与台积电合作。
摩塔科技则称:“地缘政治压力正在迫使相关国内客户采用国产GPU产品,这将有助于本土GPU制造商与本地客户和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两家公司均专注于GPU芯片设计,旨在挑战英伟达(Nvidia)的产品。它们近三年来都报告了较大幅度的亏损,主要原因是研发支出高企。
摩尔线程在2024年实现营收4.38亿元人民币,但亏损达14.9亿元;2023年亏损为16.7亿元,2022年为18.4亿元。
摩塔科技2024年营收为7.43亿元,亏损14亿元;此前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亏损8.71亿元和7.77亿元。
Omdia半导体研究总监何辉表示:“摩尔线程和摩塔科技都被认为是中国领先的GPU企业,获得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对于它们持续进行研发至关重要。”
他指出,中国推动实现芯片更高自给自足率的战略,将有助于本土GPU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这是提升营收和盈利的关键。
这两家公司均成立于2020年,由曾在美国芯片大厂工作的高管创办。
摩塔科技由前AMD员工创立,包括董事长陈伟良,他曾担任该美国芯片巨头GPU产品线设计的全球负责人。
摩尔线程则由前英伟达员工创立,包括董事长张建中,他曾任该AI芯片巨头在中国的总经理。
这两家公司面临的本土竞争者数量也在增长,包括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及更多初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