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NBC
作者:Evelyn Cheng
根据Wind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周一大陆投资者净买入香港股票金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96.2亿港元(约合38.1亿美元)。
这一数据刷新了**“港股通”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该机制允许中国内地投资者更方便地交易部分境外上市的股票。沪港通于2014年11月启动,深港通则于2016年12月推出。
港股科技股受热捧
由于恒生指数目前接近三年来的高位,大陆投资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香港股市。
Wind 数据显示,周一通过沪港通的净买入额达到近180亿港元,而深港通的净买入额为116.3亿港元。
其中,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只未在中国大陆上市的科技股吸引了最多的资金流入。
政策支持助推市场信心
上周,中国政府重申支持经济增长的立场,强调推动民营科技创新,并将财政赤字率提高至罕见的4%,同时扩大消费者补贴计划。
花旗银行全球宏观策略团队周一上调对中国股票的评级,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的投资建议调至“增持”,而将美国市场评级下调至“中性”。
**“我们此前没有重点关注中国股市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关税风险,”**分析师表示。
“但如果撇开这个因素,我们认为中国科技股的投资逻辑非常清晰:A) DeepSeek的突破证明了中国科技在西方技术前沿**,甚至可能已经超越,尽管面临出口管制。随后,腾讯发布了混元(AI视频生成器),阿里巴巴推出了QwQ-32B。”**
“便宜且持仓不足”的股票吸引投资者
自去年9月底中国政府推出更有力的经济刺激措施以来,中外机构投资者开始重返中国股市。
今年1月底,DeepSeek发布最新AI模型,导致全球科技股大跌,但也给中国科技股带来了提振。
由于香港市场拥有比大陆更多的主要科技公司,因此也成为投资者的主要目标。
Emmer Capital Partners首席执行官Manishi Raychaudhuri在接受CNBC《Street Signs Asia》采访时表示,全球市场低迷过后,资金可能会重返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
**“大体上来看,投资的重点仍然是大中华区,主要是香港和中国大陆市场。目前这些股票估值较低,且机构投资者持仓仍然较少。”**Raychaudhuri表示。
“自1月以来,我们看到政策制定者推出了一些刺激消费的措施,虽然尚未达到市场预期的力度,但已经出现了转向。”
“因此,在我的投资优先名单上,仍然是香港和中国市场,特别是互联网股票、大型科技平台,以及部分消费相关行业,例如运动休闲(Athleisure)、餐饮股,以及旅游和酒店行业的相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