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esla,TSLA,TL0.DE)在法蘭克福上市的股票週五上漲5.6%,此前《Politico》報導稱,白宮幕僚已安排與執行長埃隆·馬斯克進行通話,試圖調解他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之間的公開爭端。
此前,特朗普威脅要切斷政府與馬斯克旗下公司的合約,而馬斯克則回應稱特朗普應該被彈劾,雙方關係徹底破裂並在社交媒體上爆發激烈衝突。
特斯拉週四在紐約股市下跌14.3%,市值蒸發約1,500億美元。
(報導:Samuel Indyk;編輯:Amanda Cooper)
中國監管機構召集比亞迪、小米等電動車大廠,關注價格戰問題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本週早些時候召集比亞迪(BYD,1211.HK)等主要電動車製造商高層前往北京,討論市場持續存在的價格戰問題。
此次會議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聯合主持。參會的還包括超過十家企業的高層,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和小米公司等。由於會議內容敏感,相關人士要求匿名。
官員在會上要求電動車廠商「自我約束」,不得低於成本價格銷售或進行不合理的降價。他們還提出了「零公里新車」問題及供應鏈資金緊張等議題。據悉,一些汽車廠商透過延遲支付供應商款項的方式,變相進行債務融資,導致供應商資金鏈壓力加劇。
三大部門聯合就價格問題與汽車產業會面極為罕見,顯示中國最高層對該產業的高度關注。價格戰若持續惡化,恐導致財務狀況較弱的車企破產。不過會議未出台強制性政策,目前也不清楚若企業不遵從口頭警告是否會受到懲罰。
比亞迪和小米對置評請求未予回應。吉利方面則提及董事長李書福近期的演講,他表示公司堅決反對價格戰,將以技術與價值觀競爭。
三部門(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發改委)未回應媒體的傳真問詢。中國商務部在週四的例行記者會中表示,將與其他部門共同加強對汽車行業的引導,確保公平競爭,促進健康發展。
中國車企股價普遍下跌
中國汽車股週五普遍下跌。比亞迪股價一度下跌2.7%,小米下跌2.4%,吉利汽車在香港下跌1.7%。
此次監管警告是在比亞迪上月底發起最新一輪價格戰後出現的,其降價幅度高達34%,遭到業界與官媒批評。
雖未點名比亞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聲明表示,某公司此舉引發了新一輪「價格戰恐慌」,將產業帶入「惡性循環」,威脅供應鏈安全。協會指出,「無序價格戰加劇惡性競爭,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空間。」
官媒與官方嚴厲批評價格戰,關注「中國製造」國際形象
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共核心媒體近日紛紛發文呼籲車企停止惡性降價,恢復市場秩序。《人民日報》指出,如不控制價格戰,將導致低價低質產品流通,損害中國製造的國際形象。
「零公里車」與供應商債務問題持續引發關注
本週會議也是近期第二次針對「零公里新車」問題對業界發出警告。該作法是指車廠將未能達標的全新車輛賣給融資公司或二手車商,讓這些未實際到達最終用戶的車輛在帳面上計為銷售。
上週,中國商務部還曾召集至少兩家車廠與二手車平台,討論相關問題。
此外,汽車企業正試圖將價格戰的壓力轉嫁給供應商,包括要求零部件降價並延遲數月付款。比亞迪去年底對一位供應商的降價要求被媒體報導,引發對其是否透過供應鏈融資掩蓋債務規模的質疑。
根據會計諮詢公司 GMT Research 的報告,比亞迪的實際淨債務可能接近3,230億元人民幣(約合450億美元),遠高於其截至2024年6月底帳面上的277億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延後支付供應商貨款及其他相關融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