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黄金熔炼ATM在中国上海投入使用吸引大批人群

上海首台「黃金ATM」近日在南京東路的Global Harbor商場試營運,一經亮相便迅速引爆話題。這台體積如娃娃機的智能機器,不僅可回收市面黃金飾品,更能現場熔煉、檢測純度並依實時金價結算,最快30分鐘完成整個買賣流程,讓投資者與散戶得以「手續簡便、即時定價、低門檻」地參與黃金交易。

金價因美國可能對中方繼續加徵高關稅而急漲。在通膨壓力與地緣政治風險雙重夾擊下,黃金再度成為市場資金的重要避風港。

即時定價與服務模式

上海金交所自2002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完善貴金屬交易規則。參與黃金ATM的機構必須獲得人民銀行及地方金融辦許可,並遵守《貴金屬回收管理辦法》及反洗錢規定。

這台黃金ATM由深圳金嘉豪集團開發,連接上海金交所實時行情,消費者只需將舊飾品放入機槽,機器即以1,200℃高溫熔煉,並進行重量及純度(99.99%)的雙重檢測,按當下報價計算對價,再扣除每克18元人民幣的服務費,將款項轉至用戶銀行卡,無需議價、無需人工核驗,流程高效透明​。

用戶反應與市場熱度

首日試營運就湧現數十條排隊人龍,年長者前來「套現」祖傳金飾,年輕人則以投資視角「小額試水」;49歲的何女士當天回收了近90克黃金,獲得6萬多元人民幣,僅半小時便完成交易,她讚嘆「既省事又省心」。線上社群亦熱議此新模式,有印度網民留言:「Waooo,希望印度也能盡快引進!」同時亦有人調侃:「對於鏈條扒手真是大貼心!」顯示社會對此技術既期待又擔憂​。

西方媒體與專家觀點

(图片: 深圳新闻网,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8/01/content_31121406.htm?v=pc)

  • Bloomberg 分析師 Matthew Turner 評價,此舉或為實物金交易開啟「無紙化金融」新篇章,結合了科技與傳統貴金屬市場的優勢,可望在西方市場引發效仿熱潮​Getty Images
  • Forbes 專欄作家 Sarah Liu 認為,黃金ATM在提升金融包容性方面成效顯著,為散戶進入貴金屬市場提供了低門檻管道;不過,她同時警告,若監管與風控機制不夠完善,亦可能成為洗錢或逃稅的漏洞。
  • The Economist 近日文章指出,中國黃金自動售賣機的興起,反映出投資者對通膨和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同時也說明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快速崛起的趨勢。
  • Financial Times 評論指出,上海金交所近年開放市場准入,為此類創新提供了有利監管環境;然而美聯儲若重啟升息,可能令金價承壓,黃金ATM的吸引力或會隨之波動。

亞洲示範與全球前景

自上海試點成功後,金嘉豪集團已將黃金ATM推廣至深圳、杭州及香港、澳門等多地市場(其中杭州和深圳已上線逾百台機器)​。此外,印度、俄羅斯、新加坡等地的金融和貴金屬機構也表達了引進意願。

上海黃金ATM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金融服務模式變革的縮影。這台機器以「即時定價、簡便交易、低門檻」的優勢,迅速獲得市場青睞;而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亦反映出全球對此模式的濃厚興趣。未來黃金ATM或將成為全球貴金屬交易的新常態,見證科技與傳統金融的深度融合。

想搜索更多, 可点击图片到对应搜寻引擎 :

参考资料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