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恢复“对等关税”

来源:Statista
作者:Katharina Buchholz

美国恢复“对等关税”政府周四宣布,从下周开始,将重新对全球多个国家征收 15% 至 50% 不等的所谓“对等关税”,同时对世界大部分国家维持 10% 的普遍关税税率。

特朗普于 4 月 2 日首次推出这一关税政策,但几乎在实施后立即暂停了除全球 10% 普遍关税之外的其他部分,为期 90 天。7 月初部分税率有所调整,而在昨晚,特朗普再次修改了相关政策。过去几个月,美国与 欧盟、英国以及多个亚洲国家 达成的 7 项贸易协议或框架协议,也调整了相关国家的关税税率。

总体来看,目前的关税水平并未回到最初宣布时的最高点,唯一的例外是 巴西。美国对巴西征收 50% 关税,是为了向巴西施压,要求其停止对特朗普盟友、前总统博索纳罗的起诉。其次是 叙利亚(41%),再其次是 老挝、缅甸和瑞士

加拿大对未涵盖在《美墨加协定》(USMCA)中的商品征收 35% 关税,而墨西哥则还有 90 天的谈判期,以避免对未涵盖在该协定中的商品征收超过目前 25% 的关税。

欧盟目前的关税税率为 15%,但由于部分豁免条款,估计只有约 70% 的输美商品需缴纳该关税。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豁免机制。部分商品虽然普遍豁免在“对等关税”之外,但实际上已被单独征收或计划征收关税。


低价商品出口国受创更大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报告指出,向美国出口大量低价商品(如鞋类、服装、家具)的国家,关税水平普遍高于平均值,包括 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尼、菲律宾和斯里兰卡

其中部分国家后来通过贸易谈判将关税率调低,但为此不得不对美国作出重大让步。尽管如此,这些国家的关税水平依然高于平均水平。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逻辑

特朗普政府在 4 月首次推出关税政策时表示,那些对美国进口征收高额关税、或被认为存在不公平贸易或货币行为的国家,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白宫的声明甚至将一些国家的 国内消费占 GDP 比例偏低(如新加坡、中国、爱尔兰、德国)列为加征关税的理由之一。

此外,美国长期存在的 高消费、低制造业产出 所导致的对外贸易逆差,也是特朗普反复强调的痛点。

在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美国对 中国 的贸易逆差是最大的,因此中国一直是关税政策的主要目标国。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