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NBC
作者:Lee Ying Shan
近期貿易動盪推動黃金價格飆升,成為投資者避險首選,而美國國債與美元則遭遇拋售。摩根大通預測黃金價格將於2025年第四季達到每盎司3,675美元,2026年第二季突破4,000美元。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分析師表示,在特朗普總統推動的美國貿易政策劇變下,黃金「填補了避險資產的空缺」,而美元和美債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已顯著減弱。
數據顯示,現貨黃金價格年初至今已上漲約25%。相比之下,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本月觸及2023年11月以來新高,而美元指數已下跌約8%。
儘管特朗普收回了關於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言論,美元稍有回升,美國資產的整體吸引力已受損。世界黃金協會表示:「這雖非美元滅亡,但對美國及其核心資產——美元和國債的信心確實已下降。」
黃金需求激增的原因
傳統上,當美債收益率上升時,黃金吸引力下降。但現在這一關係出現斷裂,因為投資者預期美國關稅政策將推升通脹,導致利率上升,壓制債券表現。與此同時,黃金作為抗通脹工具的特性讓它脫穎而出。
分析師指出,對美國經濟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導致全球對美國資產的信任下降。黃金則因不依賴任何國家、無信用風險,成為更加中立的資產。
此外,美元走弱令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更具吸引力,也進一步推動金價上漲。
去美元化與央行增持黃金
新興市場的央行因美元儲備占比過高,開始轉向黃金。新加坡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指出,這種去美元化趨勢可能會持續。
CBA 的分析師補充說,部分國家已意識到黃金能對沖美國凍結外匯儲備的風險。但由於黃金運輸與儲存成本高、無利息收益,因此難以完全取代美元。
儘管如此,黃金正逐步在多極化的全球格局中鞏固其避險資產的地位。不過分析師也強調,美債作為全球流動性最高的資產,其地位在短期內仍難被取代。